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_石碑(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石碑)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本书,书名叫《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2010年,大英博物馆跟BBC联合制作了一个广播节目叫《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当时的馆长尼尔·麦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本书,书名叫《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2010年,大英博物馆跟 BBC 联合制作了一个广播节目叫《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当时的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和同事挑选出了100件藏品,通过这些藏品他们串起了人类200万年的历史,告诉你“200万年来,人类如何塑造世界,又如何被世界所塑造。”

这本书就是在节目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就是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他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曾先后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担任馆长。英国媒体评价他“拯救了大英博物馆”,因为他在担任大英博物馆馆长期间,让这个垂垂老矣的机构重新焕发生机。

博物馆的功能,就是用文物来讲述历史。大英博物馆从建馆以来,一直致力于收藏全世界的文物,但200万年的历史,只用100件文物来讲述,听起来仍然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可能会问,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用文物可以解释人类的历史?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问题。之后,我们就从具体的文物来看看,作者是怎么用这些文物来解读整个人类的历史的。我把这100件文物分成了3个阶段来讲,在每个部分,我们都会围绕一件最主要的藏品来说。

第一部分

我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用文物解读历史的意义。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作者选做开篇的第一件藏品:木乃伊,具体点说,是霍尼吉提夫大祭司的木乃伊。这具木乃伊来自埃及古城底比斯,大约制作于公元前240年。

为什么从这具木乃伊开始呢?从时间上来说,这并不是大英博物馆最古老的藏品,大英博物馆最古老的藏品是一个200万年前的砍砸器;从重要性上来讲,它也无法与罗赛塔石碑相媲美,后者才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作者这么选,自然有他的理由。

第一是因为,木乃伊和他的棺木至今仍是大英博物馆内最受欢迎、也最具影响力的藏品。你如果去过大英博物馆,就会知道埃及馆里木乃伊很多,摆了好几个房间,阴气森森,但也永远人头攒动,尤其是很多小孩子跑来跑去,脸上露出又兴奋又恐惧的表情。第二是因为,这具木乃伊藏着一整部人类理解文物的历史,或者说,新技术是如何帮助我们一层层破解文物背后隐藏的秘密的。

霍尼吉提夫大祭司的木乃伊大概出土于1825年,10年后被送到大英博物馆。当时人们刚刚破译了埃及象形文字,因此第一步便是阅读他棺木上的铭文,了解他的身份、职位与宗教信仰。我们知道他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时期(公元前246-公元前222)卡纳克阿蒙神庙的祭司。而棺内的咒语、神像、星象图则向我们呈现了古埃及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他们的宗教信仰、哲学以及对于来世的看法。比如,霍尼吉提夫的棺木上画了天空女神努特,象征着他正置身于女神的子宫,准备经历一次重生。

所以作者说,这具木乃伊和棺木是一个颇具反讽意味的时光机——祭司为了未来,也就是死后世界的旅行做了万全的准备,反倒让今天的我们能够逆向旅行,回到他生活过的世界。

除了这些铭文与图案之外,木乃伊的层层裹布之下还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以前科学家不敢研究木乃伊本身,是因为解开裹布对木乃伊的破坏会很大,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比如有了 CT 扫描技术,我们不必解开裹布也能看到里面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外貌、年龄、所患疾病、死因以及如何被制成木乃伊的。对霍尼吉提夫木乃伊的 CT 扫描结果显示,霍尼吉提夫死时正处于中老年,患有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把他制成木乃伊的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他的内脏被取出,仔细包裹后又被放回体内;他身上涂抹了大量松香,这是一种昂贵的油脂,用以保持尸体不腐。我们还检测到,在裹布之下,大祭司的身体上安放着各种护身符、戒指、珠宝及小型辟邪物,以保护他平安通往来世。这些护身符的摆放位置都有很有讲究的,稍有变动都可能会破坏它们原来的意义。

通过提取和测试木乃伊的制作材料,还可以分析它们的化学成分,然后和地中海东部不同地区所发现的物质进行对比,重现当时向埃及供应材料的贸易网络。比如,有的木乃伊棺表面涂有黑色沥青,分析显示,这种沥青来自死海,而这个地区在埃及以北几百英里,并不受埃及直接控制,所以一定是通过贸易获得。

此外,棺木的选材是否产于本地,价格的高低、木工质量以及装饰和绘画艺术的水平,都能折射社会收入与等级。将霍尼吉提夫这样的个体放到更大的社会背景中,我们就能为古埃及写出更为详尽的历史,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包括我们的后代,还会不断从这些木乃伊身上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

说到这儿,你应该可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选择木乃伊作为开篇的第一件文物。他就是想告诉我们,从一件文物身上,我们就可以获得非常丰富的信息,折射出很多我们原本看不到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这些文物,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类历史的新视角。这本书从200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20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每一个时间点都设置了5个文物,从这些文物的分析与对比中,你可以看到同一时间全球不同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

你现在就可以想像,在某一个时间点,比如公元前300年,然后转动地球仪,你会发现什么呢?原来,从这个时候开始,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开始以人类的形象来表现神。为什么?虽然无法得出定论,但这样的观察视角能提出很有价值的历史问题。

这种看待文物和人类历史的思路,和大英博物馆的理念有关,那就是“在一个建筑里思考整个世界”。大英博物馆建于1757年,当时的伦敦正处在一个很特别的历史阶段——因为航运的发展,这座城市史无前例地可以同时跟全世界做交易。要跟全世界做交易,就必须先了解全世界。当时的伦敦没有大学,牛津和剑桥太过强势,阻挡了任何在伦敦建一所大学的企图,所以他们建造了一座博物馆——你可以从全世界搜藏东西,比较它们,在一座建筑里思考整个世界。

从全世界的文物中寻求某种“连接”,或者说“统一性”,至今仍是大英博物馆最珍视的一种传统。用作者的话说,“博物馆里的东西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跨越时间、空间和人,建立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进入具体的对历史的解读。大英博物馆一共选了100件藏品,除了开篇的木乃伊之外,剩下的99件藏品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每5个藏品一组,共20组,按照时间和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第一组到第六组藏品,时间跨度大约是从200万年前到公元前300年,这部分的主题是早期人类的发明与探索,而我们要重点谈一谈人类心智是如何进化的。第二部分是从第七组到第十四组藏品,时间跨度大致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200年,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类文明是怎么发展的。第三部分是从第十五组藏品到第二十组藏品,时间跨度大致从公元1300年到现在,是关于世界各地的文明如何逐步被纳入一个统一的全球体系之内的。

篇幅所限,这三个部分我们将分别选取一个代表性藏品重点解读,因为这本书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概括,而在于每一个藏品细节的展开。

下面,我们来说说人类的心智是怎么进化的。我会从前面说到的那件大英博物馆最古老的藏品开始说起,它就是奥杜威砍砸器。

这个砍砸器大约制造于200万年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代表了人类的起点。这件器物给人的震撼很大程度上是“时间”带来的。200多年前,当大英博物馆刚刚建立的时候,大多数人相信人类历史起源于公元前4004年,甚至可以精确到那一年的10月23日,一个星期天的傍晚。这个日期是1650年由厄舍尔大主教计算得出的,但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考古学家、地质学家以及博物馆工作人员已逐步把人类史从厄舍尔主教的六千多年扩展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两百万年。这种时间的深度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能力,也叫“深层时间”。

英国生物学家斯蒂芬·琼斯教授在解释这个概念时曾说,“启蒙运动以来,最大的转变就体现在人们对时间的态度上。我们认识到,时间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已过去的还是未曾来到的。我们应该记住,在深层时间的语境里,珠穆朗玛峰在不久之前还位于海底,因为一些最为完好的鲸化石便是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

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制造的物品之一。将它握在手中,就仿佛直接触碰到它的制造者。他引用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兼播音员大卫·艾登堡爵士的话,表达一个人在握着这样一块石头时的激动之情,“握住它,我仿佛置身于非洲大草原,需要用它来切割动物的尸体,用肉来填饱肚子。”

这块石头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制造和使用这个工具的人,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作者猜测,最早使用这种工具的人类大概并不是猎人,而是一些聪明的机会主义者。他们等到狮、豹或其他野兽杀死猎物,便带着工具跟进,把肉和骨髓抢到手,饱餐一顿蛋白质。

另一个是找到了这个工具的人。我们明确的知道,这个人叫路易斯·利基,是一位考古学家。1931年,他在大英博物馆的赞助下踏上了非洲探险之旅,最终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这些人手塑形的石头。随后的地质勘探证明,这些工具所在的岩层已有约两百万年的历史。这是考古学上的爆炸性发现。当时利基只有28岁。

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我们的祖先和考古学家,他们之间隔了差不多200万年。他们同样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但后者的大脑容量不及前者的三分之一,使用技术的复杂程度更是差之千里。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同样的“人类”吗?

这个藏品所属的章节有一个小标题,叫“论人之为人”,作者在这一章节选取的藏品,其实都指向人类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比如这块砍砸器,是用一块较大的石头击打另一块,砍掉一些石屑,得到一个相对锋利的边缘。这个简单的工具说明他们刚刚开始学会了解材质的属性,预测行为的后果。用作者的话来说,“它记录了人类明显变得更聪明的那一时刻:不只想制造物品,还想要改进它们。”

在这个砍砸器之后,作者又介绍了一把同样发现于奥杜威峡谷的手斧,一块美丽的灰绿色火山岩,呈泪滴状,泪滴两侧被打磨得十分锋利,并在一端形成尖头。这个手斧大概制作于120万至140万年前,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已经接近现代石匠所掌握的技能。制作这把手斧所需的专注力跟计划性,表明祖先大脑的运作与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有了长足进步。它甚至很可能指向语言的起源。

最近的科学家利用现代医院的扫描设备,观察石匠工作时所使用的大脑区域,发现现代人的大脑中制作石斧的部分与负责语言的部分高度重合。也就是说,我们很可能是在制作这类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交谈。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从200万年前到公元前300年之间,是人类的童年阶段,在这个时间段内,我们看到的藏品基本上集中在早期的人类发明与探索,比如工具的制造、创造的起源、社群的形成。早期帝国的形成,以及书写系统的发明等,这些都是代表我们人之为人最基本的东西。作者通过这些文物,给我们勾勒了一部人类心智的进步史。

第三部分

接着,我们来说说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交流。我们就从第三件藏品罗赛塔石碑说起。这块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是为了纪念当时埃及的统治者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而下达的一份税收诏令。它最初摆在古埃及某座神庙里,然后王朝变更,神庙被毁,石碑沦为建筑材料。直到将近2000年之后,拿破仑出兵埃及,几个法国士兵在重修古堡时发现了这块残缺的石碑。

罗赛塔石碑很可能是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一个藏品,它之于大英博物馆,大概就像蒙娜丽莎之于卢浮宫。为什么呢?

从外观来看,整个大英博物馆都很难找出比它更平淡无奇的东西。它就是一块灰色的大石头,石面上布满文字。如果你驻足阅读,就会发现文字的内容也很乏味,是一段很枯燥的税收法律条文。而下令铸造这个石碑的,也不是什么权倾天下的帝王,而是一个孱弱的少年国王——托勒密五世。他登基时年仅6岁,父亲骤然去世,母亲被杀害,宫殿被摧毁,全国范围内的叛乱此起彼伏。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这位少年国王不得不借助神灵,或者说祭司的力量。在这份石碑诏书上,他承诺给予祭司们税收减免,而作为回报,祭司们支持他的统治,宣布他是埃及法老,人间之神。

其实,石碑上写了什么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将同样的内容用三种不同的语言记录了三遍,其中之一是官方的古希腊语。自从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以来,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希腊语一直是埃及的官方语言。另外两种则是古埃及语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通俗文字,另一种是祭司使用的象形文字。在罗赛塔石碑制作的时期,象形文字的使用已经大幅减少,只有神庙里的祭司才会用。五百年后,再也没有人能阅读这种文字。

数百年来,欧洲人一直试图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但一直徒劳无功,是罗赛塔石碑改变了一切,它戏剧性的将整个古埃及世界展现在了学者面前。石碑被带回大英博物馆之后立刻进行了公开展览,全世界的学者都能参观,文字的抄本与拓本也一并公之于世。欧洲学者,尤其是英法两国的学者,就破译这种文字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英国学者托马斯·杨做出了最初,也最关键的突破,他发现一组在石碑上反复出现的象形文字代表了一个王室姓氏的发音——托勒密。1822年,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完成了全部的破译工作,从那以后,人们就能阅读一切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包括雕像、纪念碑、木乃伊和莎草纸文献。

这块石碑的命运也令人感慨万千。什么让它幸存了千年?是什么让它被挖出来?又是什么让那个最初发现它的士兵心中一动,停下来朝这块貌似平凡无奇的石头多看上一眼,做出这样的判断——这块石头可能挺重要的。而那些当初建造罗赛塔石碑的人,谁又能想到,两千年后,这样一个无趣的石碑会成为解读古埃及文化的唯一工具?

其实,如果仔细查看石碑断面,你还会发现这块石碑上的第四种文字——英文,虽然只有两处。一处写着“1801年,英国军队获于埃及”,另一处写着“英王乔治三世赠”,这是1801年,英国舰队在尼罗河河口海战中战胜拿破仑,法国人被迫交出一切在埃及获得的文物,包括罗赛塔石碑。

所以,这块石碑的表面文字记载了非洲土地上第一个欧洲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故事,而石碑的重新发现又恰逢新的欧洲列强争夺战的开端:英法争夺中东与非洲统治权的斗争,从拿破仑时期一直延续到二战

正如大英博物馆的策展人理查德·帕金森所说,“如果一块石碑,在各种战火与争夺之中,最终成为一种理解与同情的象征,说明人类历史并没有那么令人绝望。”

罗赛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因为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200年之间,是世界各地不同的文明沿着各自的轨道和逻辑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阶段的藏品,用它们各自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包括帝国的兴衰、宗教信仰的演变、丝绸之路上的奢侈品贸易以及随贸易而流动的故事、观念与神灵……

第四部分

最后,我们讲一下本期要说的最后一个藏品——复活节岛的雕像。这件器物告诉我们,人类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怎么逐渐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全球体系。

神灵无疑在人类历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许多与神有关的藏品,从佛陀的第一尊坐像到耶稣最早的画像,从印度教主神湿婆与他的妻子雪山女神充满情色氛围的雕像,到敬献给一个早已消失的阿拉伯本土神的栩栩如生的铜手。

但其中最动人的一位神来自拉帕努伊岛,也就是复活节岛,这大概是太平洋上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偏远的人类居住地了。1722年的复活节,当欧洲水手们到达这个小岛时,惊讶地发现这里居住着大量人口。更令他们惊诧的是,当地人制造的巨石雕像从未在太平洋的其他地方发现过,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曾出现过。

有个主题在人类历史上不论哪种社会都始终如一,那就是世人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确保自己得到神的眷顾,但很少有哪个能做到复活节岛上这样惊人的规模。岛上居民大概从未超过一万五千人,但在几百年间,他们开采、雕琢并竖起了超过一千座巨型石像。几乎可以肯定,这些石像是用来给先人灵魂居住的躯壳。

在大英博物馆的“生与死”主题展厅,你会看到其中一个巨石雕像,身形巨大,目光空洞而深邃,静静的面朝东南方向,正对着14000公里外的拉帕努伊岛,也就是他的故乡的方向。这座雕像叫何瓦·何卡纳奈阿,意思是“隐藏的朋友”,它制作于1200年,在1869年来到伦敦,一直是大英博物馆最受欢迎的藏品之一。

一站在他面前,你便能看出它的原材料是坚硬的玄武岩,虽然仅是半身像,依然高达2.7米,气势极其凌厉,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但他向下撇着嘴,似乎有点不满,又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孩子。

何瓦·何卡纳奈阿所表现出的力量与感染力的结合是罕见的,对于雕刻家安东尼·卡罗爵士而言,这正是雕刻的关键:“我认为雕刻这种处理石头的艺术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你在石头上投入了一种情绪的力量,一种存在。制作雕像是一种宗教仪式。复活节岛雕像则表现了人的本质。自罗丹之后,雕刻家们都在去繁化简,彰显石头自身的力量。我们向本质接近,它的大小、简约,它的气势、定位,才最为重要。”

何瓦·何卡纳奈阿曾和一千座同样巨型的石像伙伴们排成一条条庄严的线,背朝大海凝视着这个岛屿。这种强悍的先祖形象一定会让那些意欲入侵的外敌胆寒,难以忘怀。但你要转到它的另一面,你才能看到这个雕像真正震撼人心之处。

在何瓦·何卡纳奈阿的背面,你会看到与正面雕像风格截然不同的一幅浅浮雕:两侧的肩胛骨上各有一对鸟人的标志,长着人类的翅膀;爪尖相对,喙在石像后颈处相碰;石像的后脑处还有两支船桨,手柄上带有类似石像脸孔的图案,船桨中间站着一只鸟,一般认为是小乌燕鸥,它的蛋正是整个画面的核心所在。

背面浮雕所记录的,是跟之前的祖先崇拜完全不同的一种新仪式,也叫“鸟人崇拜”。这种仪式以一年一度的竞赛为主,参赛者要去邻近的岛屿收集迁居的乌燕鸥这一年下的第一枚鸟蛋,获胜者将成为这一年的“鸟人”,被赋予神圣的能力。

从1600年左右起,复活节岛上巨型石像的制作突然停止,过去的石像也被大量的遗弃,甚至捣毁。何瓦·何卡纳奈阿之所以幸存下来,就是因为它非常幸运,被选中参与这种新的仪式。

作者解释了这种宗教仪式交替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和当时岛上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有关。“在石头上记录生态的变迁十分罕见,而这是何瓦·何卡纳奈阿正面与背面雕刻的对话中最令人悲伤的一点。它是一个教训,告诉我们没有任何生活或思维方式能永久持续。它的脸上是我们坚定不移地抱持着的希望,而背后记录的则是面对现实时不得不采取的各种权宜之计,然而这才是生活。它就是凡人。”

复活节岛雕像是一个关于人类与神之间的关系的故事。人类创造神、改造神,也毁灭神。从公元1300年到现在,是人类逐渐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从这一系列的藏品中,我们看到人类社会一系列新的结构性变化,人类如何站在“现代世界的入口”,第一次进入经济全球化的状态,再到以“批量生产”“大众宣传”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我们还会看到这些世界的各个角落,不同的文化,如何被逐渐纳入一个统一的全球体系,连复活节岛那样的偏远之地也不例外。

总结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我们就解读完了。我们讲了个霍尼吉提夫大祭司的木乃伊、奥杜威砍砸器、罗赛塔石碑和复活岛雕像这四件藏品。在讲述中我们回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这本书选择用物讲历史,体现了大英博物馆从建馆的时候就开始的一个野心,通过对文物中信息的挖掘,和对文物的组织,来重新认识人类的历史。第二是这本书给我们勾勒了一部怎样的人类历史,从早期的人类心智的进化,到中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再到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最终汇入一个全球性的体系。

我之所以通过几件文物来讲故事,是因为这本书的阅读快感就来自对文物的解读。这种解读方式在物和文本之间、科学和想像之间相互配合,物提供问题,文本提供背景,科学提供解释,想象提供某种诗意的连接空间。

就像往水中投下一块石头,在考古学、人类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各种现代学科的帮助下,隐藏在这些物件背后广阔复杂的历史经纬,包括权力、战争、宗教一一呈现出来。穿过物的层层面纱,我们看到,如此不同的文化背后,人性的共通之处竟然那么多。这些来自过去的,遥远异域的人,和我们一样,有着生的欢愉,死的恐惧,失去的悲伤,我们同样为万物的意义而困惑。

撰稿:苗炜工作室
脑图:刘艳
转述:徐惟杰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_石碑(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石碑)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5chat.cn/4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