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1年*****(公元751年*****是什么)

公元751年,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强国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在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东南角突兀地打了一仗,战争持续了一个月,最终以唐朝战败而告终。之所以说这场战役突兀,是因为战前双方几乎没有什么铺垫和准备,而且打完之后,阿拉伯帝国这边没有乘胜追击,唐朝也没有什么报复的举动,似乎双方都没有太当回事。但是,这

公元751年,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强国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在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东南角突兀地打了一仗,战争持续了一个月,最终以唐朝战败而告终。之所以说这场战役突兀,是因为战前双方几乎没有什么铺垫和准备,而且打完之后,阿拉伯帝国这边没有乘胜追击,唐朝也没有什么报复的举动,似乎双方都没有太当回事。但是,这场战役却对唐朝国运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751年*****(公元751年*****是什么)

早期唐朝及周边势力版图

先来说说这场战役爆发时欧亚大陆的格局:当时影响力较大的两个国家就是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帝国在当时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都有向外扩张的意图,这也是怛罗斯之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唐朝当时正值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处于开元盛世,正是国富民强的时期,所以唐宗想进一步扩大国家的影响力,一直有对外扩张的意图。怛罗斯之战爆发之前,阿拉伯帝国摧毁了欧洲的罗马中东的萨珊波斯这两个强国,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帝国。所以从实力上来看,两个国家都有硬刚的底气。

当时唐朝在西域还有两个强劲的对手——突厥吐蕃。为了稳定且更好地控制西域,唐朝派了怛罗斯之战的主将高仙芝作为节度使镇守一方。高仙芝颇有才干,年纪轻轻就成了西安都护府,相当于今天的**副司令,并且在西域享有很大的军事自主权。当时西域的小国,看到突厥和吐蕃崛起,也蠢蠢欲动,其中有一个叫石国的国家反唐势力逐渐壮大,威胁到了唐朝在西域的统治。

公元751年*****(公元751年*****是什么)

阿拉伯帝国版图

高仙芝主动出击,将石国打得落花流水,石国很快就投降了。但高仙芝办事很不地道,在石国投降后突然进攻,并且几乎杀掉了所有的俘虏。石国的王子侥幸活了下来,带着仇恨拉起了新的反唐联盟,并跑到阿拉伯帝国那边求助,阿拉伯帝国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答应了,于是就有了怛罗斯之战。正式开战前唐玄宗和朝内的大臣被西域一直以来的安稳麻痹了,所以认为阿拉伯帝国和反唐联盟不足为惧。但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且久驻西域,知道这一仗并不好打,但迫于压力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由于轻敌,唐朝军队没怎么准备,就匆忙出发了,途中只有两个中亚地区的国家派兵支援。派兵人数方面各家众说纷纭,比较靠谱的是唐朝总共三万人,一万是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另一边阿拉伯帝国和反唐联盟派出的人数在十万左右,战场上以多胜少本就是普遍现象,所以仓促的唐军取胜的机会并不大。由于唐朝军队本就是孤军深入,之后唐军更是遭遇了联军的背叛,这与高仙芝在石国的所作所为颇有关系,加上高仙芝的决策失误等一系列因素最终造成了唐军的失败,并对唐朝的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751年*****(公元751年*****是什么)

首先,怛罗斯之战使唐朝军队损失一万五千人。有学者考证唐朝在西安都护府的兵力总共才三万人,相当于唐朝一半的兵力在战争中直接被打没了。尽管阿拉伯帝国没有再向前扩张,但是唐朝在西域的实际控制能力也大不如前了,尤其是对吐蕃和突厥的威慑。怛罗斯之战前,由于有高仙芝镇守,吐蕃一直敢怒不敢言,但唐军战败后,高仙芝也被撤换,西域逐渐被吐蕃掌控,之后唐朝更是一度丧失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其次怛罗斯之战也与颠覆唐朝的安史之乱有一定关系。怛罗斯一战之后,唐朝相继在对南诏,对游牧部落的战争中失利,在对游牧部落的战役中,唐军不仅损失惨重,连主将都差点被活捉,而这名主将就是后来造反的安禄山。通过这次战役也意识到彼时的唐朝已是外强中干,自己崭露头角的机会到了。于是怛罗斯之战四年后,安禄山便起兵造反,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而阿拉伯帝国在怛罗斯之战后则在欧亚收获了巨大的影响力,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并在之后兴盛了很长时间。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5chat.cn/45623.html